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时的思政课,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学范畴最广的一门课,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实用、有效的感悟,引导学生,而非刻板的灌输、说教,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10月14日,在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省特级教师、华茂校长叶霜执教的一堂思政课,让人获益匪浅,回味无穷。
“你经历过最印象深刻的失败是什么?”
“你的人生历程中有没有经历某次印象深刻的失败?这次失败有没有决定你的人生?”课堂伊始,叶霜老师抛出的问题,就引起了同学们的深思。
“我的中考没有发挥好,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运动会800米冲刺的时候摔了个脚朝天,所有人都看到了,非常丢人。”……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分享起自己心中“最失败的时刻”。可当说起这次失败是否决定自己的人生时,有的同学斩钉截铁地否定了,也有的同学犹豫着说有。
叶霜微笑着看着同学们说,如果把人的一生做为一个整体,每个阶段都是人生的其中一部分。这是高二思政课哲学板块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一节课。做为课本知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节课在不少老师眼里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然而在这里,老师和同学们话人生,许多人生道理竟然在与知识交融中,给了学生不少领悟。
在这堂课上,不仅谈人生,还有从古至今的典故分析,田忌赛马、长短板理论、时下最受关注的香港事件等,甚至还有关于国家发展的思考,“国家应该怎么发展?从全局考虑,补足短板……”
从古论今,从学生自我发展到国家大事,从哲学思考到国家政策,从理论知识到生活实践、生涯规划,老师在这样干货满满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更像是一位人生导师。课堂结束后,这样的引导和共鸣还在学生心里不断回响。
“让学生以后觉得有帮助,这才是政治课的意义”
这是记者随机观摩的一堂普通的思政课,也是衢州二中思政老师们的思政课日常。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落脚在课程上最直接的科目,所以它的立意一定要高,不能媚俗,但是它可以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走进学生心里。”叶霜说,用学生的语言讲道理,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用生动接地气的方式,把思政课讲活,把道理讲到学生心里去。
在叶霜看来,衢州二中和衢州华外的思政课堂总是充满活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凸显生命的灵动与创造。“这里的课堂化成了生命的载体,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课堂上打破师生之间的身份界限,师生之间情感交汇、情感共鸣,让学生对人生、世界有了更多的思考。”
多年前,叶霜在给龙游横山中学送教时上的一节关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思政课,在当时的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以至于多年后她偶遇当年的一位毕业生,对方还说起这节课对他的影响,让他感悟到生命有时候不仅在于长度,更在于厚度,要活得有价值。
“知识总是学无止境,但我始终认为,一节好的思政课的标准,就是学生以后还能回想起来,会觉得对自己有影响,这才是思政课的意义,也是思政老师的价值。”叶霜如是说。
(文章转载自2019年10月17日《衢州日报》,作者:吴昊斐、范少杰)